「千呼万唤始出来」,在近两年的等待后,索尼的「五代降噪豆」WF-1000XM5 终于在近期发布、开售了。「降噪豆」的名气在音频爱好者中无需多言,已成为作为 TWS 的代表系列之一,而降噪豆 5 则在四代的基础之上,将降噪性能强化至超宽频段降噪,且在声学设计上也有进一步升级,让旗舰 TWS 的体验更进一步。

那么,这款被称为「降噪新标杆」的降噪豆 5 的体验究竟如何?加量不加价的新一代降噪豆又是否值得购买?下面,就请看我爱音频网带来的详细体验评测。

导览

  • 索尼 WF-1000XM5 降噪豆 5 产品开箱
    • 包装及配件
    • 产品外观细节
  • 索尼 WF-1000XM5 降噪豆 5 上手体验
    • 连接、配对及 App
    • 佩戴感
    • 聆听体验
    • 降噪体验
  • 索尼 WF-1000XM5 降噪豆 5 数据实测
    • 重量实测
    • 充电及续航
    • 连接能力测试
    • 设备兼容性测试
  • 我爱音频网总结

索尼 WF-1000XM5降噪豆 5 产品开箱

包装及配件

近几年来,「环保」已经成为索尼在音频产品上的包装特色,而 WF-1000XM5 降噪豆 5 在包装上也继承了这一特性,整体延续前代风格,十分具有「索尼特色」。

降噪豆 5 的包装和四代类似,均采用环保材质提手盒子形态。盒子的外部,则包裹了一张纸质的印刷盒衣,盒衣正面标有产品名 SONY WF-1000XM5 及产品图。

盒顶印有耳机的特性信息,包括 360° Reality Audio 空间音频、Hi-Res Audio Wireless 小金标认证、8+16 小时续航时长以及降噪技术的说明。

另外,和索尼旗下所有包含主动降噪功能的音频产品一样,该面还对降噪功能的特点进行了说明:降噪功能在低频范围内较有效,而对较高频率不明显。

拆开盒衣,打开盒子取出所有内容物如上。降噪豆 5 的包装清单包括充电盒及耳机、充电线缆、替换耳塞及说明书、保修卡等纸质文件。

替换耳塞一览。作为主打降噪的入耳式耳机,耳塞的适配性至关重要,因此降噪豆 5 附送了 SS、S、M、L 共四副耳塞,其中 M 号已经预装在耳机上。

另外,新款隔音耳塞在材质和被动降噪特性上还有进一步升级,我们会在「佩戴感」和「降噪体验」环节进行具体点评。

线缆一览,和前代一样,耳机配备了一根 USB-A 转 Type-C 的线缆。

不过,考虑到索尼在手机上已经以环保理由而不附送线缆,其又是 PD 的主要推动者之一,所附送线缆不是双 Type-C 线还是比较遗憾的。

产品外观细节

视线回到产品。WF-1000XM5 降噪豆 5 的充电盒外观如上,总体仍为降噪豆系列的「清瘦」设计,但相较四代,在棱角曲线上更为圆润。

本次我爱音频网所体验的版本为「铂金银」版本,色彩为带有淡淡暖色的灰,充电盒通体为磨砂质感,触感和包装的「环保材质」类似。

充电盒的正面则设置了一颗状态指示灯。

充电盒背面一览,设置了一个 Type-C 接口及一个设置按钮。

充电盒底部标有耳机的技术信息。该面可见,降噪豆五代的型号为 YY2963,充电盒电池为 3.95V / 500mAh。

打开充电盒上盖,即可见到耳机嵌于充电舱之中。

取出耳机后充电舱一览。每侧耳机均通过两个金属触点从充电盒取电。(相较四代降噪豆的每侧三触点设计,降噪豆 5 每侧均减少了一个触点)

耳机本体外观一览,为标志性的「豆状」设计,外侧底部设置了一个拾音麦克风孔位(图中金色部分)。

耳机内侧一览。腔体内侧部分,各设置了两个金属触点、一个环境光传感器(用于监测入耳)及 L/R 标识。

耳机底部一览,设置有 SONY Logo。

耳机内外侧一览。

WF-1000XM5 降噪豆 5 耳机一览。

索尼 WF-1000XM5 上手体验

连接、配对及 App

WF-1000XM5 降噪豆 5 的整体配对流程和大多数索尼耳机类似,只需开盖取出耳机,耳机即会进入连接匹配模式。同时,耳机的配套 App 也自然是索尼旗下的「Headphones Connect」App。

另外,新款降噪豆 5 相较前款也增加了按键配对的流程,长按充电盒上的电源键就能让耳机进入配对模式,进一步简化了操作。

通过「Headphones Connect」App,可以看到耳机及充电盒的实时状态,还可以进行自动降噪控制、EQ 均衡器、进行固件升级等进一步设置,如果此前用过索尼耳机的用户,应该不会陌生。

当然,「Headphones Connect」这个 App 也确实挺有日系软件的特点,整体来看「功能 > 体验 > UI 设计」,部分功能藏得比较深,难以发现,且本地化翻译较为拗口陌生。不过,核心功能应该都找到。

触控功能方面,WF-1000XM5 降噪豆 5 的触控功能则位于「豆状」音腔的背面,可识别「轻触」和「长按」的操作,且左右侧耳机可以做出区分。我爱音频网在测试后发现,在默认触控方案下,播放/暂停、接打电话、切歌、增减音量等功能都可在脱离手机的情况下完成,十分方便。

另外,值得一提的是,得益于内置的运动追踪传感器,降噪豆 5 还引入了新的控制方式——用户可以通过头部的「点头」「摇头」动作来接听、拒接电话,进一步扩展了耳机的操作可能性。不过,目前头部姿势控制仅限于这两个与来电相关的操作,期望在后续的版本更新中,耳机可为头部姿势控制引入更多的操作可能。

佩戴感

下面进入佩戴感体验部分。降噪豆系列因其人体工学的「豆状」设计而得名,而在降噪豆 5 上,佩戴的舒适感有了进一步提升。

首先,得益于音腔内侧的不规则曲线人体工学设计,降噪豆的内侧可以和耳廓实现高度贴合,是我们所体验过贴合度最高的 TWS 耳机之一。高贴合度配合轻盈的重量,让耳机的整体佩戴感非常舒适。

并且,降噪豆 5 经升级的耳塞结构也让耳机有了全新的耳感。升级后的降噪耳塞采用的是和工业降噪耳塞类似的慢回弹结构,和 3M 的降噪耳塞类似,手感和触感都比较「软糯」、舒服。

不过,慢回弹结构的回弹会偏慢,因此在每次佩戴时,耳塞在外耳道中回弹时则会产生「哒-哒-哒」的回弹共鸣声,需要稍微习惯一下。

并且,为了实现更好的降噪效果,降噪豆系列的耳塞是比较「厚重」的,换言之相对于常见的 TWS 入耳式会相对更「堵」,如果是追求耳道通透畅通的用户可能就需要在「降噪」和「畅通」之间做出权衡了。

聆听体验

聆听体验方面,我爱音频网在佩戴 WF-1000XM5 降噪豆 5 进行深度聆听后,对耳机的听感评价为——「真的很好听」。

首先,在基础声学配置方面,降噪豆 5 的 8.4mm 驱动单元 X 体积更大,还使用了新的「圆顶 - 边缘分离结构」让耳机不仅低频更有力,也能拥有更高的三频分离清晰度,让音质更为清透。

软硬件层面,降噪豆 5 则支持 LDAC,最高传输速率达 990kbps,配合DSEE Extreme 数字声音增强引擎,可以通过 AI 技术将有损/CD 规格音乐「修复」到 96kHz / 24bit 的 Hi-Res 品质。

我们在进行了随机听音测试后发现,降噪豆 5 总体听感极为出色,调音风格上也结合新的大尺寸单元,强化了低频下潜表现,让鼓点动感十足,极为给力;中高频部分则有不错的延展性,人声的齿音控制较好;总体上,耳机可以将声音的细微细节原样还原,不同声部、乐器声音粒粒分明,整体效果在 TWS 耳机中属于妥妥的「第一梯队」。

另外,如果配合「Headphones Connect」App 来使用的话,那么在听感上就有更多的提升空间了。EQ 据衡器是「基本操作」,而在 App 中的「声音」页中得「找到你的均衡器」功能,则会通过一个三步的向导来为每个用户生成一个 EQ 方案,轻松实现个性化听音。

最后,降噪豆 5 还引入了可实时追踪头部运动而改变声场的「头部追踪」功能,但现阶段只在索尼 Xperia 1V 系列上可以使用,期待以后这一功能可以下放到其他品牌手机上。

总的来说,五代降噪豆在音质方面并没有让我们失望,甚至让我们感到惊喜——作为「1000X」型号系列的旗舰产品,其音质的确达到 TWS 的第一梯队,用「标杆」来形容名副其实。

降噪体验

下面进入 WF-1000XM5 降噪豆 5 的「主菜」——主动降噪体验环节。

首先,TWS 入耳式耳机主动降噪的基础是被动降噪,其新一代耳塞带来的物理被动降噪已经让我们足够惊喜。

在主动降噪维持在「关闭」下,单纯依靠耳塞结构,耳机已经可以通过纯物理手段压低环境噪音,效果甚至可以达到 3M 等工业用降噪耳塞的七八成,为主动降噪奠定基础。

而在将主动降噪真正「打开」以后,戴上耳机就安静得「如入无人之境」了。得益于集成处理器 V2 和 HD 降噪处理器 QN2e 的「双芯」架构,五代降噪豆可以实现更宽域的降噪,中低频持续噪声基本可以完全压低,而偏高频谈话声、键盘敲击声等,也近乎可压低近 80%,整体降噪效果极为出色。

另外,降噪豆 5 也延续了索尼旗下耳机的「AI 智能降噪」,在「Headphones Connect」App 中开启智能降噪功能后,App 就会通过耳机和手机自动检测分析活动状态和地点,实现降噪强度的自动调节。如果手动调节,则有 20 档降噪强度可选。

总的来看,降噪豆 5 经迭代之后的主动降噪能力极为出众,官方宣传的「降噪新标杆」还是有很大底气的。

索尼 WF-1000XM5 数据实测

重量实测

我爱音频网采用高精度秤对WF-1000XM5 降噪豆 5 进行称重测试后发现,耳机的单侧重量约为 5.8g,和官方数据约 5.9g 大致符合。

耳机的总体重量十分轻盈,配合人体工学设计,不会对耳朵带来过大负重。

连同充电盒,降噪豆 5 总重量则为 49.1g,较轻,便于日常携带。

充电及续航

我爱音频网采用专业测试仪 CHARGERLAB POWER-Z 测得,WF-1000XM5 降噪豆 5 的有线充电速率为 2.15W。另外,耳机还支持 Qi 协议的无线充电,将充电盒竖放在充电板上即可开始充电。

续航方面, WF-1000XM5 降噪豆 5 和前代一样,在打开降噪下,维持在 8+16 小时的水准,关闭降噪下则为 12+24 小时的续航。

连接能力测试

降噪豆 5 为采用蓝牙 5.3 技术的耳机,为测试耳机的无线连接能力,我们对其进行了标准化的无线连接能力测试,测试的具体内容如下。

我们将一款手机放置在办公室固定位置(平面图中右侧),然后佩戴已连接到该手机的索尼 WF-1000XM5 并沿 a、b、c、d 四条路线行走,来测试耳机的无线连接稳定性。其中:

a 路线:经过同事的办公区,该区域有电脑、手机、其他无线耳机等大量无线设备工作中;

b 路线:经过了隔墙及一面透明的落地玻璃;

c 路线:路径接近直线,期间障碍物较少;

d 路线:经过接待室及洽谈区,期间有零星障碍物,但无电子信号设备。

经实测发现,虽然此四条路线虽然环境各不相同,但降噪豆 5 在四条路线中自始至终均保持稳定的连接,未出现断联、卡顿等问题,耳机的无线连接能力出色,在高峰期地铁、火车站等地方也无需担心干扰、断连问题。

另外,值得一提的是,作为索尼旗下最新耳机产品之一,降噪豆 5 还支持蓝牙 5.3 中的 LE Audio 特性及 LC3 蓝牙编解码器,可以带来更低功耗、更高音质的聆听体验。

不过,这项特性的需要配合支持 LE Audio 的手机使用,在目前,索尼官方所推荐的支持 LE Audio 的手机设备只包括自己旗下的 Xperia 1 Ⅳ 和 Xperia 5 Ⅳ。

关于 LE Audio

低功耗音频 LE Audio 是蓝牙技术联盟推出的基于蓝牙 5.2 及以上版本规范设定的新一代蓝牙音频技术标准,在 2020 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正式推出,于 2022 年 7 月,完成全套规格的制定。

LE Audio 主要特点包括:超低功耗;采用 ISOC(isochronous)架构,拥有全新的高音质、低功耗音频解码器 LC3(Low Complexity Communications Codec);支持广播音频技术(Auracast)、多重串流音频(Multi-Stream Audio),以及为助听器提供强大的支持。

全新的 LE Audio 规范让人们体验音频的方式不断演进。从 Auracast™ 广播音频和听力辅助,到前所未有的全新用例,LE Audio 重新点燃了无线音频的创新之火,并将为这一领域未来 20 年的创新奠定基础。

2023(秋季)亚洲蓝牙技术LE Audio大会

2023 年亚洲蓝牙技术 LE Audio 大会由蓝牙技术联盟和我爱音频网联合举办,围绕产业上下游关注话题,将标准、半导体、方案研发、生产制造等各个板块的企业齐聚一堂,旨在为消费电子、蓝牙音频、智能穿戴、XR 领域企业传递最新蓝牙 LE Audio 技术最新资讯,探讨技术发展,推动应用落地,帮助各企业在蓝牙技术更新迭代的浪潮中抓住机遇、战胜挑战。

设备兼容性测试

降噪豆 5 为使用最新蓝牙协议的无线耳机,拥有丰富的功能。为测试耳机的主流智能设备上的兼容性,我们对其进行了设备兼容性测试。

具体测试结果如上。经测试后发现,降噪豆 5 配合 iPhone 及不同 Android 系统手机均可正常联动使用,且配套 App 也提供了两大主流系统的相应版本,主流用户可放心入手。

当然,一些特定功能,例如 LE Audio、头部追踪等需在安卓系统甚至是配合索尼旗下 Xperia 手机才可开启,因此若想获得最佳体验,则建议配合 Xperia 系列手机使用。

我爱音频网总结

两年磨一剑,出鞘是锋芒,WF-1000XM5 降噪豆 5 通过降噪技术的迭代和音质的升级,让这个系列在「TWS 标杆」的道路上更进一步,无论是佩戴感、听感、降噪体验还是日常体验,降噪豆 5 都处在 TWS 耳机中的超一线水准。

如果你正寻求一款降噪强大、音质出色的耳机,或者只是在寻找一款旗舰入耳式 TWS 的话,那么降噪豆 5 就是你的最佳选择。